哀牢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长沙地铁4号线开通在即这些建设历程你都了
TUhjnbcbe - 2025/3/29 23:22:00
长沙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自年底开工建设,4年多以来,广大市民和乘客朋友悉心呵护、鼎力支持,共同见证了4号线茁壮成长。4年多以来,无数建设者攻坚克难、大胆创新,镌刻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在4号线即将开通之际,请跟随地铁君一起来回顾4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历程。4号线一期工程作为长沙轨道交通线网骨干线路之一,是继2号线、1号线、长沙磁浮快线之后开通的又一条线路,也是目前开通最长的线路。全长33.5公里,设站25座,其中换乘站13座。线路北起罐子岭南至杜家坪,呈西北至东南走向,连接望城区、岳麓区、天心区、雨花区和长沙县,途经汉王陵遗址公园、岳麓山、月亮岛3大风景区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串联滨江新城、溁湾镇商业中心、南湖新城、高铁新城、黄榔副中心等重要城市功能中心和枢纽地带。4号线一期工程于年12月底开工建设,年6月全线开工建设,并分别于年8月4日、11月22日、12月1日、12月25日实现全线洞通、轨通、电通、车通目标。年12月29日,4号线一期工程通车试运行,即将于年5月26日载客试运营。4号线一期工程4年33.5公里地下掘进过程中,攻克了多条“拦路虎”,分别成功下穿了“一江三河三铁两隧”(即湘江、浏阳河、龙王港、圭塘河、已运营的地铁2号线、石长铁路、京广铁路、营盘路隧道、南湖路隧道),上跨了城际铁路。面对地质条件复杂、管线迁改类型多、交通疏解困难等问题,4号线建设者们合理规划、突破创新,在工程建设、工艺要求、技术攻坚等多方面均完成了新的挑战,多项创新工艺和科学规划更是为盾构穿越湘江、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北津城遗址、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时提供了安全稳定保障。4号线一期工程采用优化盾构机选型及注浆技术,安全完成盾构穿湘江。在最小竖向净距仅5.4m的情况下下穿南湖路过江隧道。首次采用明挖竖井水平旋喷加固方案,在最小竖向净距仅2.86m的情况下,首次成功完成下穿既有运营线2号线。采用现代先进的物理探测和勘察方式精准“把脉”位于岳麓山脉灰岩发育段的溁湾镇站—阜埠河站,及时封堵、填充、加固多水段。在湖南大学站以“引、冲、铣”多工艺结合的新工法完成遁地穿楼,微扰动盾构下穿距离车站仅7.5米的国家古建筑湖大工程馆、湖大碰撞实验室。为给广大市民和乘客朋友提供更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4号线列车采用了7项首创新技术:列车表面首次采用金属漆工艺、车身为紫色,电路首次采用可编辑逻辑控制单元(LCU)替代机械触点继电器,空调系统首次采用变频热泵式空调机组,列车风道首次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动系统首次采用基于单个转向架控制的制动系统,多媒体显示屏首次采用21.5寸高清LCD显示屏,首次取消车载制动电阻。这些技术创新不仅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列车安全性、节能环保性和乘客乘车的舒适性。长沙地铁作为城市文明展示的重要窗口,湖湘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4号线车站设计施工时,充分发扬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入了大量湖湘文化元素背景,完美结合了各站点所在区域的独特风格,重点打造了汉王陵公园、六沟垅、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树木岭等5座特色站点。无论是以汉代门阙、云纹、斗拱等为载体凸显汉代风格的汉王陵公园站,还是匠心独运、巧妙传递著名学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理念的湖南大学站、湖南师大站,亦或是将古建筑与现代地铁设计结合的六沟垅站、树木岭站,都值得广大市民和乘客前去一观、细细品味。通讯员

赵娟美术编辑

周睿然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沙地铁4号线开通在即这些建设历程你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