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惯例文末福利//前段时间,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话题:我国人均读4本纸质书。这不禁让人思考,上次安静地读一本纸质书是什么时候。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日,我们习惯用手机和电脑来获取信息,习惯有电子书的存在,但这些好似让我们的生活少了那么一丝韵味。偶尔还是会想回归最初的纯真,沉入书本中,找寻一份难得的宁静。“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长沙一直都是一座历史底蕴丰厚的城市,自然也拥有着许多不错的书店。在离世界读书日(4月23日)越来越近的时候,小编去探寻了几家长沙的特色书店,感受着藏在书里的好时光。隐藏在老居民楼的这家书店,更像是一家“苍蝇馆子”。要找到这家书店,必先来到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老居民楼;必先经历阴暗潮湿的楼道口;必先乘坐让你胆战心惊的电梯......如果这些你都经历了,那么恭喜你,你走对了路。书店是由老板两室一厅的家改造而来,空间并不算很大,可是采光却异常的好,室内的设计以浅色的色调和简单的木质书架为主,坐在里面看书并不会觉得压抑,反而有一种通透,舒心的感觉。和很多书店不同的是,目田书店从来不会出现任何畅销书,这里的书全部都是冷门中的冷门,小众中的小众,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诗歌集,摄影集以及艺术画册。对了,连BobDylan也找得到......今年大四的黄同学是这家书屋的“忠实粉丝”。她说:这家书店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能够让她安心在这里坐上一天,能沉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不会有人来人往的喧嚣,不管是看书也好,写作也好,都能很自在。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目田的粉丝们对于名字的解读总是有着自己的看法,有人说,这是少了“丿”和“丨”的自由;也有人说,这是目田的特色:书架和窗户的组合......不管是哪一种,目田书店都有他们眼中最接近理想书店的样子。“性冷淡风”!!!通透的镜面、灰色的墙体、简练的线条,让这家坐落在湖南图书城三楼的书店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新华书店的体验书店之一,Boolink的出现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创新与变革,更可以被看做是老式书城与新式书店的一个碰撞,如果在图书城里逛到了Boolink的门口,你会驻足,会惊讶,会难以置信......走进书店你会发现,这里的“实验性”极强。书店在选书上偏向国际化,你可以找到许多外国作家的名著与“非名著”。而书目的种类则更偏向于艺术性,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少的艺术书籍,但同时也不乏中国古代经典,比如山海经的原著及绘图本。书店的一大特色是“盲选”。店员会挑选一些不同种类的好书,然后把书包在牛皮纸袋里,在书袋子上写上书籍的简介或者豆瓣书评,由你来选择是否带它回家。“除了店员,我们什么都可以卖。”书店里,不仅有各类书籍出售,还有一些曾经获过奖的文创产品,也有经过设计师精心设计而推出的帆布袋,在某块区域,也有当下正流行的kindle,甚至连椅子、投影仪、沙发上的靠枕都可以买走。Boolink,正在以更现代化的方式提供更人性化的阅读服务,它也许一直在等待着你的到来......“止间”的含义是守心一处,止步此间。止间书店以黑色钢架、灰色石质墙面、黑色和原木色家具为主要构件,天花板上的各式文字文献,渲染着一股浓厚的艺术气息。很难说出书店整体是中式风格还是西式风格,可能更多的是二者的一个结合,在书香气息中融入现代元素,给人一种沉静,内敛,温暖的感觉。作为一家独立人文书店,止间的一大特色就在于它对书籍的选择与推荐上。在止间,你找不到任何心灵鸡汤以及考试类、成功学类书籍,你只会看到小众而精品的文、史、哲、艺类图书。反其道而行之,尽管会影响书籍的销量,可是却能真切感受到书店经营的诚意。而服务内容的全面化则是止间的另一大特色。这里不仅有庞大的藏书数量,还有一簇簇精致的鲜花与绿植,文创产品以及手工工艺品等,更吸引人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十分精致的餐厅,看书疲乏之余,不用出门,便可以在餐厅享受美食。止间书店是由五个同学创办,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里奋斗了数年,最后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而聚在一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五个合伙人,将各自领域多年来的经验融入到书店的建设经营上,或许正是因为有了不同创意的融合,才有了止间今天的成功。让阅读归于日常,让体验归于生命,让美好归于生活。止间正塑造、引领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却又独特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有时间,就请去止间看看吧。“培荣书屋”是创办人以父亲的名字命名书屋位于长沙以酒吧闻名的解放西路,书屋内的静谧古朴的环境与窗外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整个书屋以黑白色调为主,用大量的木头形成一种整体的中国风氛围,墙壁上挂着雅致的书画,塔香里袅袅升起缕缕的青烟,绵长的梵音在耳边萦绕,几盆绿植将这片环境点缀得恰到好处。书屋里有将近四千册书,从汉字文学到湖湘文化,大部分的书是书屋主人原有的藏书。而书屋的“镇屋”之宝就是第一版无修订的《船山全书》,尽管它的价值比其他书更珍贵,但它还是存在于一个普通的书架上。这也是书屋主人向我们表明的一个态度:没有什么是很特别的,来到书屋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自在就好,一切都随心。书屋的管理者刘先生从书屋创办伊始就在这里工作,九年的时光,是时间的流淌,不变的是他的初心。“第九年了,从一开始也就是想做一个纯粹的书屋,大家可以来这里看看书,或者一起聊聊书的那些事,交流一下心得,虽然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可是我们的书屋还是要做下去,就是为了给爱读书的人保留一片土地,让他们在想看书的时候有地方可以去。”“很多人都是因为书屋主人的名气而来,在这里拍拍照,打个卡就走了,而不是真正来这里读一两本好书,可尽管是这样,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要一个人喜欢读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是他们愿意走进书店那就是迈出了第一步,我们也是真的希望爱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坐落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社,一直低调的存在于长沙。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或多或少都看过岳麓书社出版的读物,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其实岳麓书社也有专门的实体书店。香樟树、落地窗、书,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挑上一本书,坐在落地窗前,当婆娑的树影轻拂你手中的页面,你会感觉到阅读的时光是最美好的。不同于一般的书店力推年轻作家、畅销书籍。在这里书的种类以人文社科、传统文化为主,同时也有一些湖湘文化书籍与书法字帖。而像三联、商务印书馆这类大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也设有专门的展架。由于靠近大学城,岳麓书社也成为了许多大学生和老师们看书、购书的选择,店内整齐排列的大书架,让你有一种重回校园时代的感觉,就像是当年在图书馆里度过的那些美好年华。如今,“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依旧绽放着文化与时代的光芒,而岳麓书社麓之风书店则作为河西的文化地标,在岳麓山下大学城中散发着书香气息,传承湖湘文化。很多人会好奇,既然是特色书店,又为什么会有定王台书市?可能很多人对定王台书市还不太了解,长沙的定王台书市是“全国四大书市”。曾经,这里拥有着多家民营书商,同时集批发,零售于一体,向湖南乃至全中国的书店发货,在它的“巅峰时期”,一年的发货总额就可以达到十多亿。可以说,定王台书市作为曾经全长沙书店的“龙头”和“先驱”,带动了长沙书市以及文化市场的繁荣。而几乎每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在他的学生时代都有定王台书市的身影,尽管不远处就是新华书店,可他们更愿意到这里来,找一本喜欢的书安静地待一下午,约上一两个同学来这里淘淘碟买买心仪的文具,又或者特意为了一张偶像的海报来这里寻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现在这座阶梯上却空空如也。随着盗版书籍的泛滥和电商平台的冲击,现在的定王台书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少店铺已经关门,而现有一些店铺也顺应时代开始转型,在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转型先驱”远爱书店的周老板说:“最近几年实体店越来越不景气了,基本上一个星期卖不掉十本书,开设网店之后生意有好转了,可是看着定王台(书市)还是在一年一年的没落,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伫立在风雨中的定王台已经22岁了,可以说他见证了长沙的发展,可何时能够再重现往日辉煌,请给他一些时间......如果说定王台书市的没落是因为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那么梅溪书院的崛起则是因为三个创新。首先,它是全国第一家O+O实体书店,实行当当网线上与书店线下同价经营,从畅销书到儿童书刊,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第二,书店的内部环境充满了设计感,具有空间感十足的建筑线条,整体色调以枣红为主,天花板也是错落有致的别样设计,而层层叠叠的阶梯设计仿佛是希望读者们能够一层一层去攀登发现不同的惊喜;书院会不定期举办文化、艺术、创意、生活类展览,也会举办文化讲座及读书分享会。也就是说,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买到不同种类的书籍,同时也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探讨艺术,交流感悟。很多去过梅溪书院的读者可能不知道,梅溪书院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打破了传统的图书分类,它更强调与大数据相结合,为读者做出个性化的推荐,所以你才能够总是在这里找到你心仪的书籍。梅溪书院的整体布局也十分合理。总共分为四层,G层为书籍与阅读区,L1层为儿童区、文创区,L2、L3层则为展馆、讲堂。可以说,这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不同需求。书院内也有专门为读者准备的阅读沙发和阅读灯,在这里,能让你有一个极佳的阅读体验,同时,梅溪书院也注重培养儿童们的阅读习惯,在儿童区有专门的“阅读坑”,可以让父母与孩子有一个更好的亲子阅读体验......梅溪书院的成功,为其他实体书店的发展提供了样本,而他们也在持续进步。创新,永远是一条不停歇的路。“共享”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词语,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而共享图书馆还是第一次听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和+共享图书馆坐落于圭塘河公园内,羽燕湖湖畔。图书馆的设计以工业风、原木风为主,书柜、桌椅,吊顶,无不体现简约与质感,而盆栽恰到好处的点缀又使得图书馆内充满了清新的氛围。和+共享图书馆是湖南首家共享图书馆,也是首家“空馆开馆”的图书馆。空馆开馆,就意味着需要读者拿出自己家里的藏书,与别人分享,同时也能阅读到别人分享出来的书籍,书籍里会留有每个人写过的心情和感悟,也许有人就在这些不同见解和感悟里找到了共鸣,收获了温暖。目前馆内十万余册藏书都是由社会各界人士共享而来,以综合类图书居多。图书馆里有两个特别的团体:一个是和阅君,一个是三晨会。和阅君是志愿者们的名字,他们中有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也有还在读书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却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热爱阅读,热爱分享,用服务温暖每一位读者。而另一个团体三晨会,是一群人自发组织成立的团体。所谓三晨,是指晨练,晨读和晨茶。每天清晨三晨会一起进行晨练,晨练结束后会在一楼的露台处进行晨读,晨茶。晨茶也都是大家自带的,然后一起分享。这样的团体更像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聚在一起,为做好一件事情而努力着。共享图书馆不仅仅是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它更大的意义是在于延续书香,传递书中的温度。若你有意,也可以参与到共享图书馆中来,带上一本书籍,去跟更多人分享你的感悟。在“娱乐至死”和“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各种信息如潮涌而来,而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将手机作为充实双手的工具。“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似乎已不复存在,可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似乎更加需要书籍,放下自己的手机,走进书店,挑一本书,让心海归于宁静。编辑摄影:JasonB设计:韩韩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