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离事发的欢口镇有些距离——80多公里,但离丰县地界不远,风土习俗也基本相同。老家和丰县在我的认知中是贯通的,都是徐州市区西北离省界不远的大农村。从老家到丰县,一路*不拉叽的耕地和荒地;零散的村庄;村里掉漆的墙面广告;镇上沿街店铺也一个个灰头土脸。从小到大只是逢年过节跟回去祭祖、走亲戚,没在村里久住过。每次回老家也都套着一层节日或祭拜的情绪,所见一片和气。我以往对那里有种直觉性的亲近,慢慢才发现这看似质朴的村里,家族矛盾、邻里纠纷样样不少。近年来,我也算是见识了村里的一些丑恶嘴脸,像去年村里重测宅基地,前面邻居仗着亲戚在街道办工作,便想侵占我们祖宅面积。
丰县八孩妈事件一出,我直觉老家那边也少不了拐卖的事情。于是我再次向奶奶问起她的部分过往——关于一位生长在苏北农村的女性其周遭的拐卖事件,及她本人的婚姻。
口述整理
奶奶:
徐州,徐州自己人都说自己人不好,滑头。年跟前我在你家小区西边一家剪头店剪头,坐了一屋老头老太。说着聊着就讲起来徐州、河南的人情。我以前在饲料厂干活的时候去河南销货、要账,了解那里的人格。外边都说河南人不好,其实都没徐州人次(劣)。河南人是穷,他们不滑也不坏,他是孬点儿(不讲诚信),骗人东西赖账没钱给。买了你的货,说好哪天给钱,过去要钱就不给。你坐那等,到饭点儿了他们也不嚷(招呼)你,光自己在那吃,晾着你,一点也不好客,山东人好客。徐州人是滑(奸滑),从古代一遭时局就打仗,徐州人经的事多,不上别人当,反过来还坑人,这叫滑头,喜欢跟人斗心眼儿。
那时候拐卖的事多了,又没人管,都不把人当人。刚才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