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23 20:01:00
出门旅游,不论是跟团还是自驾,携友或亲子游,都少不了山水之乐,唐·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是在大山里长大的,小时候常常去山上,有时是干活,大多数时候是摘果子、抓鱼,也算得上是游山玩水吧。山很高我自认为很有名,因为山里还住着神仙。到城市读书后,问同学都不知道我所讲的是哪座山,无论我如何夸夸其谈景色、山水都没有作用。到长沙后,首次出游爬的是岳麓山,山不高却非常有名,不知住着哪路神仙,同学皆知山有名,山上有寺、有道宫,自然有神仙。说这些,其实我最后想说的是,长沙有许多有名的山,大都建有寺庙。游过之后,便想推荐给大家。寺庙游虽然不是多数人出游的首选,但既然游山玩水,顺道看看寺庙也是很不错的事情。自古文人信士就特别喜欢去寺庙,有庙联启发,也或有高僧指点,何乐不为?今天去的是一座建寺历史悠久,民间有“先有铁炉寺,再有开福寺。”一说,有趣的是寺里住的不是僧,而是尼,住持更直接称寺为庵。这便是长沙城北的“十方铁炉寺”。铁炉寺是我游过的寺庙里面院内环境最好的寺庙,下面我们一起一探究竟吧。铁炉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捞刀河镇汉回村,距离长沙市十五华里,始建年代不详。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该寺殿前的天井中长着两棵枝繁叶茂的古茶树,传说茶树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年)钟相、杨么起义时,岳飞出兵洞庭湖一带,路过此地时亲手种植。据此推算,该寺历史至少有八百年以上。铁炉寺大门入大门,顺着大门道路行百余米,见到寺内建筑,如园林似图画。铁炉寺四面环山,西边低阔,中为腹地,形状酷似古人烧饭之铁炉锅,因地势而得名铁炉寺。往右依山而行三百余米,看见硫璃宝殿。炉上铸字“十方铁炉寺”曲径通幽十分美观的怡然居住持自然法师简介铁炉寺简介竹苑,大门紧闭。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然法师作品山上竹林十分茂盛地藏殿独居一园内既是四颗树也是一颗树主殿大雄宝殿第一殿“天王殿”天王殿前风景天王殿前的放生池再看竹苑的对联:竹隐深山固有节,庵居闹市却舍尘。此联有趣,即表达了有节舍尘的境界,还表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建寺以来,此寺多有和尚高僧在此,寺内塔都表明了该寺出了不少高僧住持,现在却被称庵,是否合适?原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此寺已是尼估的出家修身专门之所,现在的住持是尼,住众也是尼,僧自往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