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点轻松的话题,下面35条文字,是中医前辈总结的,养生金玉良言,每条都能拿出来指导我们养生。
在整理以前的笔记时,我找到这一页文字,感觉不错,就发给大家看看。并请广为转发,老祖宗的东西,我们不能据为自有。
1,《*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是《内经》经文
2,安乐之道,在于保养,保养之道,没有比守中更重要的,守中则没有过和不及的疾病问题。
3,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就在于一个“过”字,就是不能胜任的事,而非要强力为之。
4,养生者,既无过耗之弊,又能保守真元,对于外邪入侵,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故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善保养者,不如善服药。
善服药就是能找一个好大夫的意思。世上的人有既不善保养,又不能善服药,仓卒病生,而归咎于医生?归咎于社会?归咎于家人?有什么用!
6,世上还有善于把握生命健康的人,滋味要薄,思虑要省,嗜欲有节,喜怒检点,爱惜元气,轻简言语,看淡得失,去除忧阻,不妄想,远好恶,收敛视听,时常内固,不劳神,不劳形,神形俱安,病患基本就不会发生了。
7,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8,要饱中饥,饥中饱,过饱则伤肺,过饥则伤气。
9,若吃太饱,不要很快睡卧,易生百病。
10,热食有汗,不要到有风的地方,能发痉病,头痛,目涩,多睡。
11,晚饭不可多食,卧不可有邪风。
12,食后温水漱口,令人不患齿疾、口臭。
13,大汗出时,不可扇,能生偏枯,就是偏瘫。
14,不要向西北大小便。不要忍大小便,令人能生膝劳、冷痹、痛病。
15,勿向星辰、日月、神堂、庙宇大小便。
16,夜行,宜凝神安心,勿歌唱大叫。
17,一日之忌,暮不要饱食;一月之忌,晦不要大醉;一岁之忌,暮不要远行;终身之忌,不要亮灯行房事。前人说的好---服药千朝,不若独眠一宿。
18,如本命日,及父母本命日,不食本命属相的肉。
19,人坐时,必要端坐,使正其心;人立时,必要正立,使直其身。立不可久,久立伤骨;坐不可久,久坐伤血。行不可久,久行伤筋;卧不可久,久卧伤气。视不可久,久视伤神;吃得饱时不要洗头,能生风疾。如患目赤病,切忌房事,不然令人生内障病。沐浴后不要当风,腠理百窍皆开,邪风易入侵。不可登高履险,奔走车马,气乱神惊,*魄飞散。
20,大风、大雨,大寒、大热,不可出入妄为。
21,凡日光射,勿凝视,损人目。勿望远,极目观,损眼力。坐卧勿当风、湿地。白天最好不要睡,损元气。食不言,寝不语,也是恐怕伤气。
22,发怒不可过暴,能生气疾、恶疮。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不要随地吐痰。
23,避色如避剑,避风如避仇,莫吃空心茶,少食申后粥。
24,早上皆忌空腹。古人云∶烂煮面,软煮肉,少饮酒,独自宿。古人平日起居而摄养,今天的人等老了,病了才想到养生,用处就大打折扣了。
25,夜卧时,两手摩擦发热,揉眼部,永无眼疾。
26,夜卧时,两手摩擦发热,揉面部,不生疮。一呵十搓,一搓十摩,久而行之,皱少颜多。有青春痘的朋友可以试试。
27,清早以热水洗目,平日无眼疾。
28,清早刷牙,不如夜晚刷牙,齿疾不生。
29,夜卧,被发梳一百次,平日不得头风病。
30,夜卧,濯足而卧,就是洗脚,四肢不得冷疾。
31,盛热来,不能用冷水洗脸,能生目疾。
32,凡枯木大树下,久阴湿地,都不可久坐,恐怕会受阴气伤人。
33,立秋,不可沐浴,能令人皮肤粗糙,生白屑。
34,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安畅;不恼,心地清凉;
35,乐不可极,欲不可纵。
这35条,和《*帝内经》很切合,编辑者一定也是熟读了《*帝内经》的,到今天对于我们平时保养身体,是尤其有价值的。
兄弟不才,生在耕读之家,虽不富裕,但我的父亲、母亲喜好藏书,早年诊务不忙,就在父亲的督促下把《*帝内经》多读了几遍,于是有了上面这些道理---验之于临床实践,颇多收获,凡二十年,想要打出心医学理论的旗帜,让我与大家共同见证心为生之本具体到临床上的威力!心医学理论的回归。
还是这句话,中医事业是祖先留给我们所有炎*子孙的,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他的保护,是我们每一位炎*子孙共同的事业,我的一点点成绩也正如一支歌里唱的--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点赞,欢迎留言,欢迎